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明海英 通讯员 党波涛)12月30日,《2022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成果在线发布。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自2012年以来,每年定期编制、出版年度研究报告,今年已是第十一本报告。
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22年可能是过去三年受疫情影响最深,旅游市场景气最弱的一年。面对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旅游市场在转型,旅游业发展新格局也在悄然形成。推动这一新格局形成和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人”。基于此,2022年的《报告》聚焦中国旅游业新发展格局中的旅游核心利益群体——游客、目的地居民、旅游从业者等,围绕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赴汉游客旅游形象感知、乡村旅游目的地居民获得感、乡村旅游目的地女性旅游从业人员韧性发展以及新发展格局下旅游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研究。
(资料图)
与此同时,《报告》依旧遵循“盘点分析—综合评价—发展对策”的逻辑路线,从全国、区域、省域、重点城市等不同空间尺度,对疫情以来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和潜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全面、清晰地反映了疫情冲击下各地旅游业发展的支撑环境、现实水平和潜在能力。
乡村旅游发展助推居民获得感显著提升
《报告》关注了乡村旅游目的地居民的获得感分析,以湖北省恩施州南四县的22个村为研究区,以547个居民的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构建了涵盖经济发展获得感、社会地位获得感、公平参与获得感三个维度、十四个题项的获得感评价指标体系,并进一步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水平感知对获得感的影响。
研究发现:恩施州乡村旅游发展中居民社会地位获得感显著提升,而经济发展获得感和公平参与获得感提升一般;居民获得感存在显著的群体差异,表现为高学历居民、年轻居民、高收入、务农居民的获得感更高;乡村旅游发展水平感知的变量对居民的获得感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其中经济收益和生态效益感知对获得感的影响更大。
基于此,并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报告》建议:完善“农户+”模式,保障乡村居民平等权益;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提升乡村居民整体素质;加大宣传力度,挖掘乡村特色旅游资源;响应政策扶持,抓住乡村产业发展机遇;摆脱产业发展困境 ,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树立互联网思维,着力开发乡村旅游新模式;推动社会文化交流,重视乡村非遗文化保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和谐宜居乡村环境。
女性旅游从业者主体地位凸显 韧性行为特征鲜明
《报告》关注了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乡村地区女性旅游从业者的主体性建构与韧性发展,以恩施州典型旅游村寨为研究案例地,调查分析了乡村地区女性旅游从业者的主体性建构过程、群体分异现象及其应对疫情的韧性行为特征,指出了乡村地区女性旅游从业者韧性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
研究发现:女性旅游从业者的主体性建构过程包括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七个环节:主体意识生成、能力优势具备、主体能动实践、他者互动建构、实现成长发展、主体角色凸显、发挥影响作用。
旅游参与中女性居民从业者的主体性建构存在群体差异:其一,引领者为创造性主体,具有较强群众影响力,并获得官方认可,能产生更显著的对外辐射效应,在地方旅游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其二,响应者为配合性主体,具备必需的职业能力,既能积极响应引领者号召,又能保持独立思考并发挥自身能动性者发挥重要作用;其三,跟随者为适应性主体,个人能力相对较弱,影响也主要局限于其他个体。
乡村地区女性旅游从业者应对疫情的韧性行为特征包括:呈现出低流动性特征,具备强旅游职业粘性;表现出创造性特点,探索多样营销宣传途径;角色分工鲜明,共同致力于旅游经济复苏。《报告》提出提升乡村地区女性旅游从业者韧性的建议:提供支持,创造女性从业良好发展环境;挖掘典型,发挥女性精英示范带头作用;加强引领,做好旅游发展宏观战略指导;畅通渠道,紧抓网络风口加强宣传推广。
旅游学科快速发展 助力文旅行业人才培养
《报告》系统回顾了国际和国内旅游学科的发展历程,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通过梳理和总结华中师范大学旅游学科的发展历程、特色以及人才培养过程与质量,探讨中国旅游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发展之路。
研究发现:我国旅游学科发展分为萌芽预备期(1949—1978)、建立成长期(1978—世纪之交)、繁荣提升期(世纪之交至今)。
以华中师范大学旅游学科为例,经过30多年的发展,华中师范大学旅游学科发展形成了一定特色,取得了一些成绩,具体表现为:以平台建设为依托发挥智库作用;以区域研究为主题夯实学科基础;以国际合作为特色强化人才培养。
目前华中师范大学旅游学科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创建),已建立起自本科至博士层次完整的旅游学科体系,涉及旅游管理与旅游地理两个专业类型、学术型与专业型两种学位、中文、英文与中外联合培养三种办学模式,各类型旅游专业毕业生近两千人。旅游研究生教育和培养模式不断提质拓域,旅游研究工作持续推进,力求为新文科建设理念下的旅游学科发展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