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选取的粉丝签名为“盐若失了味”(择优选登且按照时间顺序)
“盐若失了味”出自《马太福音》,全句为:“你们是世上的盐。盐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咸呢?以后无用,不过丢在外面,被人践踏了。”我们也同样完全可以将其改编为一道作文题:
(资料图片)
《马太福音》:你们是世上的盐。盐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咸呢?以后无用,不过丢在外面,被人践踏了。
盐本有味,物各有性,对于其性的取用,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盐,作为一种调味品,是受人取用的调和剂,有着增加咸味的作用。站在批判的立场,这句话看似是剥夺了“盐”作为“独立的盐”自由选择其意义的权利,看似是将“咸”的意义强行地加在“盐”之上,站在后现代主义视域下,我们或许会不假思索地对其进行居高临下的道德批判,甚至会妄加标语“要为自己带盐”,意图解构“咸”之于“盐”的意义。诚然,物各有性,在许多情况下,我们将这样的行为定义为“贴标签”。然而,当我们为万事万物解构其所附属的“标签”同时也在进行着自己所批判的“贴标签”行径;换言之,我们试图强行为“盐”放足的同时也将某种“你必须成为你自己”的枷锁赋予在了“盐”身上。更甚者,当你迫切地冲破你被赋予的意义的同时,也终将会在新的“无意义”里徘徊而飘零,其最终产物也必是将新的“标签”赋诸己身。“盐”若失了味,它还能被称之为“盐”吗?
其实,盐如此,人亦如此。正如我们规训了“盐是咸的”一样,我们也规训了“人之为人”的意义。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剥夺了“盐”的本性,更不意味着我们对一个人“生活在树上”的范式投以鄙夷。恰恰相反,当我们为“人”画像的同时,也正尊重了其独立选择的能动性,即所谓“自由意志”。在一定程度上,当盐选择逃避世界的取用时,它也就丧失了自己的价值;当人选择逃避社会的取用时,他也就遗失了其根本属性——社会性。一个人需要做盐,意味着他需要承担“调和”的功用,需要融入世界。这并非一种属世的“迎合”,更非盲目投身“后现代主义”的浪潮而陷入迷惘,而是类似于一种儒家的君子之风,“和而不同”。选择秉承“人”之本性,拥抱世界,是出于一种高标的“爱”的目的;我们确需承认个人的价值,但过分宣扬个体的独立性,不仅变相地扩大了个人的“阿喀琉斯之踵”,更会为社会带来一系列后顾之忧。
诚然,盐是调味品,人与人之间也存在于相互黏合的共生模式中。材料所谓“无用”,其实并不代表着一种工具理性或功利主义,而是在时代猖狂向“本我”倾轧的时刻保守自己的内心,分别而为圣。当大众的狂欢湮没了“意义”,当我们过分地为“无用”造神,“无用必为有用”其本质仍是陷入了一种自身所批判的“工具理性”旋涡中。因此,看似“标新立异”地背离基本道德与价值取向的行为实则是对世界的一种“盲目媾和”,或是一种“同流合污”,其指向终究是“人之不人”;而做盐,并保有盐的价值或许才是一种“人之为人”的成全,正如“我来不是要废掉律法,乃是要成全律法”。
物各有性,而“人”之性在于承认“自我”的局限,并持续向“超我”迈进,而不应是主观意义上的堕落(当然需要尊重选择“堕落”的权利)。停留于“本我”与“超我”间,人类如此煎熬与挣扎,仿佛不停地轮回与迷惘,其苦涩的灵魂所在的处境比阿甘本所言的“例外状态”或“余外状态”还要被动而受辖制。我们一次又一次地亲历着宏大叙事的崩塌,也一次又一次地经历着信仰的买赎,但更多时候,我们开始无限附庸于权力意志的召唤,这种意愿是如此强烈,以至于生命的全部意义就是去实现“权力意志”的膨胀,并消解为一种指令化的空间。或许,盐需要完成“无用——有用——无用”的嬗变,而人亦需要实现“无用——有用——无用”的成全,这并非对黑格尔“肯定的辩证法”的继承,也并非所谓“否定辩证法”,而是“先肯定,再成全”。失味之盐的“无用”或可以在一定的时序中被捧上“大用”的高台,又仍需历经反转,实现“无用”的玉汝于成。就此,我们或许能一觇人类轮回而迷惘的终极命运。
其实,我们也不知道将植根于何处,如同吊诡的谜,却无解谜的钥匙。此时我们也许才能略微知晓,原来,对于物之性的取用也应有明晰的前提,哪怕这个前提是人所搭建,或是非理性的。因为不是每一个时代都能拥有通天的巨塔,也不是每一个时代都有“变乱的语言”,所以最终我们会醒悟,原来自然性和实在主义并不能互为权宜。正如捕鼠器无处不在,一味地追求“有用”,其实自己也终成为“笼中之猫”。我们根本无法哲学化地对美好生活产生无垠的向往,也无法宗教性的过所谓“正义”的生活,不自觉中更反复着阿多诺对受损害生活的彻底思考,清楚地体悟人无力改变这“虚妄的绝望与希望”,我们怀揣着正义与美好生活的欲求,却始终明白人不可能过上“绝端正确的生活”。
那么,我们需要做的仅仅是让时间跨越空间,借力“无用之用”,如同凯卢瓦《人与神圣》的论述,在这个吊诡的人类历史语境下实现心灵的救赎,回到生命最初的“灵根种子”。
欢迎关注公众号陌上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