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毕业季,拍照留念时身着传统服饰;暑期游,旗袍与古色古香的建筑、雅致清新的风景相得益彰;西安、洛阳等历史名城,不少景点提供唐装汉服租赁服务,方便游客沉浸式体验“穿越之旅”……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统服饰持续走红,成为近年来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
传统服饰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常客”。古诗中,有“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的搭配讲究,有“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的清新品位,也有“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的非凡气度。无论是曲裾、襦裙,还是褙子、旗袍,各个时期的服饰都有其独特魅力,或飘逸风雅,或华美绚丽,或内敛端庄,共同构成源远流长的服饰文化体系,共同展现独具特色的中式美学气韵。
服章之美,背后是礼仪与文化的底蕴。传统服饰的面料、花纹、图案、形制,以及织造刺绣工艺,无不传承着绵延的文化,诉说着古老的文明。一项面向高校大学生的调查显示,近八成受访者表示喜欢传统服饰,喜欢的原因多为“样式好看,符合自身审美”和“重视其中所蕴藏的中华历史文化,希望透过服饰了解传统文化”。很多爱好者不仅重视穿着体验,还会仔细了解不同时期服饰形制及其历史背景,探寻其承袭的礼仪,并把这样的文化分享给身边的朋友甚至外国友人。从这个角度来说,人们喜欢传统服饰,正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不断深入、文化自信愈发坚定的鲜明体现。
从历史文献记载、博物馆里的陈列,到歌舞节目、影视作品中的展现,再到中国华服日、花朝汉服节等活动,传统服饰日渐走进日常生活。这个热起来、火起来的过程,离不开尊重与传承,也少不了创新与发展。有人推出经过改良设计、便于日常穿着的服饰;有人配合传统服装,讲解相应的妆发技巧、穿搭配饰……传统服饰不断融入现实生活,有助于获得当代的美感和生命力,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其实,这样“圈粉”的国潮风,不止吹到了服饰上。学习体验点茶技艺,在茶百戏中体悟茶道之礼;玩飞花令,在你一言我一语中感受诗词之韵;体验手绘团扇,在动手操作中品味传统之美……把传统技艺、娱乐从古籍里“请出来”,让公众可参与的平台、活动多起来,既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也拓宽文化传承的路径。这也启示我们:找到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不仅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生、重放光彩,也能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前不久,在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上,中华传统服饰大放异彩,吸引各国友人关注。从琳琅满目的服饰,到古色古香的建筑,从余音绕梁的民乐,到精妙绝伦的技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名片”。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弦歌不辍、历久弥新,有助于更好守住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也有助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原标题:从服章之美感悟文化之韵(金台随笔))